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2024年10月26日,bat365在线平台“一站式”学生社区协同育人中心、公共卫生学院在博学园五六栋报告厅开展了以“积极识别,用心关注”为主题的心理委员培训讲座,明确心理委员的责任和与素养要求,让心理委员具备基础的心理知识,进一步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和识别方法,提升心理委员的观察力和敏感度,提高沟通与倾听技能。培训由学院心理协助员白慧主讲,学办主任邓文航主持。
白慧首先从心理委员的职责以及心理委员的角色展开介绍,特别强调心理委员扮演着多元化的角色,需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加强责任意识,在关注同学的同时学会自我关照。白慧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种协调的状态,需正视心理问题存在的4大误区,意识到心理问题的产生受到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通过讲述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三原则,帮助心理委员识别异常心理行为,同时明确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范畴及区别。介绍了焦虑、抑郁、压力应对不良、适应障碍等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产生原因与识别技巧。此外,心理委员需要积极识别,主动观察,通过识别风险信号,及时发现同学们潜在的心理困扰。面对日常生活中出现心理危机的同学,白慧告诫心理委员要以温和认真,开放理解的态度,及时与同学进行沟通。学会共情,持续性关注反馈,及时上报相关情况。
在培训过程中,白慧强调了心理工作中应保密注意事项,提醒心理委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尊重隐私,价值中立,避免过度干预。同时强调了心理委员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心理沟通桥梁。最后,白慧强调了团队合作和自我关照的重要性。心理委员不是孤立工作的,要具有与老师、班级班委、心理老师等团体合作的意识,共同为维护同学们的心理健康而努力。同时,心理委员也要学会自我关照,避免情绪耗竭与自我损耗,积极自我关注并实践自我调节,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通过本次培训,心理委员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的职责,心理健康意识及心理危机预警信号识别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掌握了能够及时发现、干预心理危机,掌握相关应急处理的方法。未来,学院将持续关注班级心理委员的成长与发展,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