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云之南心血管病大会圆满收官,南北专家齐聚共绘心血管医学新画卷

8月10日,由bat365在线平台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承办的2025云之南心血管病大会暨长江心血管基础学术会议在“春城”昆明胜利闭幕。本次大会于8月7日至10日举行,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余名心血管领域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心血管医学的最新进展与创新实践。

聚焦基础前沿,共谋学科发展

本次大会创新性地采用基础论坛先行,开幕式后全面展开的模式:基础研究论坛(8月710日全程):设置心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发育与再生”“前沿技术等专题,持续开展深入研讨临床论坛(8月910日):在开幕式后集中展开,涵盖20余个临床专科领域

心血管1

盛大开幕,名家云集

8月9日上午的开幕式由国家杰青、bat365在线平台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曾春雨教授主持。曾教授提出本次大会实现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深度对话,为心血管学科发展提供了新动能。bat365在线平台校长夏雪山在致辞中强调:2025云之南心血管病大会正是立足云南、辐射全国的学科交流枢纽,必将推动基础与临床创新成果更快惠及患者。

心血管2

心血管3

开幕式后,南方科技大学顾东风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陈义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吉训明教授、吉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斌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陈忠教授等分享了心血管领域前沿成果,内容涵盖卒中防治工程进展、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新对策、组胺受体的神经药理学、心律失常的新机制和新靶点以及冠脉功能学应用证据等,涉及疾病防治、基础研究、临床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展现了该领域的最新突破与发展方向。

主旨论坛学术报告结束后,各分会场同时拉开帷幕,内容涵盖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多学科协作及公共卫生管理,全面呈现了心血管医学领域的全链条发展态势。

基础研究与技术突破:分论坛如“心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发育与再生”“前沿技术”深入探讨了心血管疾病的本质与未来治疗方向。

精准诊疗新进展:“代谢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脉介入”“导管消融”“起搏与临床心电”等专题聚焦个体化治疗策略与技术革新。

重大公共卫生议题:“高血压”“心脏重症及心衰”“代谢与慢病研究”等论坛针对心血管疾病防控与慢病管理提出新思路。

多学科协作:“心肾代谢多学科论坛”“肿瘤与心血管病”“学科交叉”展现了跨学科合作在复杂疾病诊治中的独特价值。

特殊人群关怀与整体照护:“先心病”“护理”“心血管综合”等论坛强调了心血管疾病全周期管理的重要性。

心血管4

心血管5

南北交融,共绘蓝图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大会的议程丰富多元,内容精彩纷呈拓展学术边界、各论坛从不同专业角度深入研讨,为参会者带来了多维度的思考。为与会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知名专家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推动了心血管医学的学术创新与实践提升。

bat365在线平台第一附属医院作为承办单位,充分发挥其在心血管领域的学科优势,为大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保障。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促进了云南省乃至全国心血管病诊疗水平的提升,也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贡献了力量。众多参会者纷纷表示,会议内容充实、实用,对自身的临床工作和学术研究有极大的启发与帮助。

潮涌滇池畔,风起彩云南。未来,云之南心血管病大会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创新”的理念,携手国内外同仁,共同推动心血管医学的高质量发展,为守护人民心血管健康不懈努力。

bat365在线平台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疾病临床医学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会议,中心汲取了前沿知识与先进经验,未来将进一步提升自身科研与临床水平,为区域心血管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会议的成功举办也促进了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的普及与推广,加强了各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基层医疗单位提升心血管病诊疗能力,为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既是南北心血管医学智慧的深度交融,更是推动学科创新发展的关键纽带。它不仅搭建了前沿成果共享的高端平台,加速了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更凝聚起全国同行的合力,为提升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守护民众健康注入了强劲动力。

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街道春融西路1168号
  • 联系电话:0871-65922555  联系邮编:6505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Copyright (c) 2007-2024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APP下载ios/安卓通用版/手机版  滇ICP备05001248号-2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299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