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于2024年9月通过了云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论证,获准立项建设,依托于bat365在线平台第一附属医院开展建设。实验室主任由bat365在线平台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云南省医师协会会长曾仲教授担任。
云南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仲教授
器官移植是拯救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关键治疗手段,也是衡量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本实验室充分整合bat365在线平台第一附属医院的基础与临床资源,依托云南省肝肾移植创新团队、云南省终末期肝病防治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优势,已建成面积约1840平方米、设备总值达3000万元的研究基地。
实验室聚焦核心临床难题,在解决器官短缺、克服免疫排斥、提升移植远期疗效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攻克肝移植关键技术,提出并优化了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防治方案;构建精准管理预测体系,建立了肝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与免疫耐受预测模型,优化了术后监测管理策略;探索免疫耐受新途径,为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及新药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和潜在靶点;引领异种移植前沿研究,通过猪-猴异种肝肾移植研究初步确立适用于人类的供体猪基因编辑方案及维持器官功能的关键因素,并成功完成全球首例基因编辑猪-脑死亡患者异种肝-肾联合移植亚临床研究,为克服排斥反应和跨物种器官功能相容性奠定基础。面向未来,实验室将立足平台优势,坚持“临床问题导向、科学研究支撑、人才培养核心、转化应用目标”的原则,重点攻关三大方向:异种移植临床研究与体系构建、边缘供体的评估与高效利用策略、移植免疫与肠道微生态相互作用。
云南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场地设施情况
云南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现有职工38人(医师岗28人),其中高职22人(正高、副高各11人)、中职10人、初职6人;博士30人、硕士6人;博导8人、硕导21人。实验室拥有国家级人才(百千万1人、国务院特贴3人)、省级领军人才(云岭学者2人、医学领军3人、名医6人、突出贡献3人、学术带头人5人、拔尖1人、兴滇青年5人)及后备人才(医学后备671人、学科带头人1人、“西部之光”1人、产业技术领军1人)、省政府特贴5人。
实验室长期派遣骨干赴国内外知名机构(如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等)进修。鼓励在职深造,培养硕士5人、博士4人。形成跨学科(外科、内科、免疫学等)合作的高水平器官移植研究团队。派遣7人次下乡支援基层。举办国家级继教项目及国际移植大会,年均为基层培养器官移植人才300余人次。
云南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秉承开放共享的原则,仪器设备实行院内校内开放共享,实验室拥有组织芯片扫描仪、光片显微镜、超分辨共聚焦显微镜、高速冷冻离心机、分选/分析型流式细胞仪及荧光定量PCR等实验设备,并通过bat365在线平台大学仪器网络面向社会开放。2022至2024年度,重点实验室部分仪器设备面向院内校内外开放使用,共计累积服务约3600人次,共计约23242小时。重点实验室部分仪器设备共享开放,服务人群涵盖bat365在线平台第一附属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bat365在线平台各学院、系部、中心和各附属医院,以及云南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及合作伙伴等。
云南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
实验室未来将紧密联合清华大学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研究院、陆军军医大学全军免疫学研究所等顶尖机构,聚焦前沿科学问题,致力于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器官移植前沿技术研究中心与转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