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乳腺癌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乳腺癌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筹)依托于bat365在线平台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与bat365在线平台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于2024年10月正式启动建设,是专注乳腺癌基础与临床协同研究的省级重点实验平台,下简称实验室。实验室面向国家人口与健康重大战略需求,聚焦肿瘤早筛早诊、精准治疗和转化医学,旨在打造集科学研究、技术转化、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肿瘤研究机构。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陈策实研究员担任主任,汇聚了涵盖肿瘤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等多学科背景的高水平研究团队。

 

云南省乳腺癌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策实

实验室以乳腺癌精准诊疗为核心,围绕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免疫微环境调控、靶向药物研发以及类器官平台构建与临床转化等关键环节设立四大研究方向。研究内容涵盖乳腺癌干细胞的异质性与演化规律、泛素化调控网络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与新型免疫干预路径的发现,以及天然药物与小分子药物在精准干预中的应用策略。实验室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协同推进,积极构建患者来源的乳腺癌类器官模型,通过高通量药物筛选与功能验证平台,实现个体化用药指导,提升乳腺癌诊疗的精准性与科学性。

实验室科研平台设施齐备,全面对接云南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面向省内外单位开放使用。同时建设了乳腺癌类器官成像与高通量药效评估平台、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模拟系统、靶点验证与药物筛选平台、乳腺癌分子标志物检测平台等一系列技术平台,为多学科联合攻关提供了有力支撑。整个研究院拥有7000平米的研究空间。实验室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紧紧围绕bat365在线平台的部署,立足中国西南和东南亚丰富的生物资源,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科技创新活动,着力打造为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服务的技术支撑实体平台。拥有从基础实验、机理研究、模型建立到新药研发一系列科研平台,实验室现有分子影像系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物行为全自动记录系统、流式细胞仪等大型仪器设备,完全满足整个实验室科研活动的开展。

在科研基础方面,实验室依托单位的肿瘤学为云南省一类重点学科,拥有博士授权点,建立了以乳腺癌为重点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体系,覆盖肿瘤生物学、分子药理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等多个学科方向。团队具有长期乳腺癌基础研究与临床经验积累,在乳腺癌干细胞、免疫微环境、泛素化修饰、药物靶点筛选等领域取得系列代表性成果。依托单位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十余项,项目资助经费总额超过3000万元,具备较强的科研项目策划与组织能力。实验室成员亦参与《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的编写工作,在推动国家乳腺癌防治标准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验室主任陈策实研究员先后在Advanced Science (3),J Clinical Investigation,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3),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Death Differentiation(3),Cancer Research(2)等高水平SCI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总引用超过10000次,H指数达59,相关研究成果多次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团队成员也有诸多高水平成果发表。

此外,实验室积极开展GCP项目与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牵头项目已达40余项,推进了乳腺癌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部分成果被写入《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并已有多个候选药物分子进入临床前验证阶段。实验室团队主持的类器官精准用药项目入选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依托技术平台推动了DHA、米非司酮衍生物、PC3-15等一批新型药物的功能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团队建立了系统的乳腺癌样本资源收集与分析体系,并在类器官构建、药敏预测等方面形成可推广的技术流程,为进一步开展精准治疗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科研成果方面,2025年截至目前发表SCI论文1篇(Advanced Science),影响因子14.3,完成昆医联合专项-重点项目-靶向CDK12/13的PROTAC分子抑制乳腺癌的机制研究项目、基础研究专项-优秀青年项目-基于CRISPR/Cas9技术筛选影响肿瘤免疫应答的泛素化修饰相关基因及其机制研究两个项目立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申报中4项,开展相关讲座6次,实验室高度重视人才体系建设,已构建以首席科学家、方向负责人、青年骨干为主体的三级科研人才结构,遴选首批PI共17人,涵盖乳腺癌各研究方向,并制定《重点实验室规章制度汇编》《经费管理办法》《PI考核与经费奖励制度》等完整管理体系,确保科研高效运行与学术公平激励。为激发青年科研活力,实验室设立学生科研奖励机制及开放课题项目,年设课题14项,并对博士后、青年教师、研究生在SCI发表、专利授权、标准制定等方面予以资金奖励与团队支持。

在开放合作方面,实验室秉持“开放共享、协同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团队科研负责人与国内外先进科研机构有广泛的合作,包括清华大学药学院、厦门大学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联合开展国际合作课题、举办高水平学术论坛、进行人才交流互派,推动科研视野全球化,成果国际化。

 

赴希腊雅典参加第六届癌症细胞因子国际会议

实验室鼓励带头人及团队科研负责人,每年均需要有至少2 次的国内外参会或访问交流。积极邀请国内外乳腺癌研究领域的先进科技工作者来实验室进行沟通、指导、交流并进一步加强合作(每年至少10 次)。争取申请成立省级专家工作站1 个。每年举办 1 次全国性乳腺癌领域的学术研讨会,邀请实验室以外的专家参加;邀请 3-5 位国内外知名的本领域专家到访实验室并举办学术讲座;每年举办一次重点实验室年会与国内外乳腺癌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建立良好的联系,积极探索双方合作模式。

展望未来,实验室将继续围绕国家重大疾病精准防控战略需求,面向云南乳腺癌高发病区及南亚东南亚周边区域,拓展多中心合作机制,推动乳腺癌防控技术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高质量诊疗技术的转化落地,力争建成集“基础研究—技术转化—应用示范”为一体的国际先进、省内领先、区域辐射能力强的乳腺癌精准医学研究中心,为提升云南省医疗健康服务水平和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做出积极贡献。

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街道春融西路1168号
  • 联系电话:0871-65922555  联系邮编:6505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Copyright (c) 2007-2025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APP下载ios/安卓通用版/手机版  滇ICP备05001248号-2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299号
Baidu
sogou